Gitmoji x Conventional Commit 工作流 (二) - 使用 Commitlint + Husky 校驗提交格式
前言
在上一篇文章中,我們介紹了如何透過 Commitizen 與 Gitmoji 規範化提交訊息。但規範的建立並不保證會被嚴格執行 ,許多團隊仍可能面臨這樣的情況:
「提交訊息格式看起來很簡單,但實際操作時,不是漏寫了類型,就是格式寫錯了。」
這種情況下,提交訊息的規範就形同虛設。因此,若要確保提交訊息始終符合規範,勢必得設立一道自動化檢核機制來攔截不合格的提交。
這正是 Commitlint 發揮作用的地方!它專門校驗提交訊息是否符合規範,無論是 Conventional Commits 還是 Gitmoji,都可透過自定義配置嚴格檢查,避免不合格的提交進入版本控制歷史。當然,工具的強大功能需要在正確的時間觸發才能發揮作用,搭配 Husky,我們能利用 Git hooks 在提交前自動執行 Commitlint 的校驗邏輯,將自動化檢核落實於日常開發流程。
本篇文章將帶你實作以下內容:
- 不使用 Gitmoji 的提交校驗:延續前一篇的配置,透過 @commitlint/config-conventional 校驗提交訊息。
- 使用 Gitmoji 的提交校驗:加入 commitlint-config-gitmoji 與 commitlint-config-cz,支援帶有 Emoji 的訊息格式。
- 整合 Husky:將 Commitlint 校驗嵌入 Git Hooks,阻止不符合規範的提交。
Gitmoji x Conventional Commit 工作流 (一) - 使用 Commitizen 互動式產生 Conventional Commit
前言
最近我在研究 Git 專案的專業開發流程,比如怎麼按照 Conventional Commits 規範撰寫提交訊息,還有如何根據 Semantic Versioning 原則管理版本號等等。研究過程中,我花了不少時間瀏覽 Github 上一些知名的開源專案,透過它們的提交紀錄、PR 歷史、Change log 和 Release notes,一步步學習怎麼建立一套高效又規範化的工作流程。
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,我慢慢整理出一些具體的流程,未來可以應用在新專案上,比如:
- 使用互動式問答工具,輔助撰寫符合規範的提交訊息。
- 配合 Git Hook,自動檢查提交訊息是否遵循規範。
- 利用規 範化的提交紀錄自動生成 Changelog
在實踐這些流程的過程中,我研究了不少相關工具。有趣的是,我發現許多開源專案的提交訊息裡經常出現 Emoji,看起來不僅直觀,還挺有趣的。稍微查了一下後,我才知道這其實是一套叫 Gitmoji 的規範。於是,我決定順便研究一下怎麼把 Gitmoji 整合到剛剛提到的流程中。
由於內容較多,我將以上三個工作階段分成三篇文章來介紹,並在每篇文章中詳細講解有使用 Gitmoji 和未使用 Gitmoji 的情況下,該如何安裝、配置所需工具,以及實際使用的效果。
Koa 與 Express 的核心差異
前言:
最近在公司被分派一個 Koa backend 的功能開發任務,雖然我平時多數時間主要負責前端相關的工作,不過因為學生時期有稍微接觸過一點 Express,它與 Koa 都是 Node.js 知名 web 框架,所以閱讀程式碼時並不會太陌生。這兩者雖然有不少相似之處,但實際使用後發現,它們在設計理念和使用體驗上有很大的不同。
React 專案配置 i18n 多國語系
前言:
最近我在更新公司內部的前端 Codebase,其中一項任務是為應用加入多國語系(i18n)的支持。雖然在舊專案上一直有在使用 i18n 的功能,但這是我第一次接觸 i18n 的配置,正好藉此機會把學習過程和實作細節記錄下來。
新舊時代 JS Bundler 的世代交替 - Vite vs. Webpack 的詳細比較
在過去,當我們談論到 JavaScript 前端開發環境時,很難不提到 Webpack
。這款 在 2012 年誕生的強大工具,在過去的 10 年內一直是最主流的前端打包工具 。然而,在 2020 年一個名為 Vite
的新興工具迅速崛起,挑戰著 Webpack 的霸主地位。根據 2023 年 State of JavaScript 網站所統計的資料顯示,Vite 僅花了短短三年就成為使用規模第二大的 Build Tools,如果單看 Interest 或 Positivity 指標的話,甚至都穩坐第一名的位置。
使用 Gitlab package registry 發布與下載私人 npm 套件全記錄
前情提要:
近期在幫公司開發一個提供內部前端成員使用的 npm package。在開發的過程中有一個比較麻煩的點是,我過去從來沒有開發過 npm package 的經驗,對於如何設置開發環境、打包、發布、維護可說是完全從零開始研究。再加上公司不希望這個 package 開源給外部使用,也沒有計劃要付費使用 npm Orgs 的私人 npm 功能。因此,除了研究如何開發 npm package 之外,同時還得研究是否有免費且適合我們公司的私人 npm library 的解決方案。
剖析JS 「萬物皆物件」的迷思
初學 JavaScript 時,偶爾會在教學文或討論區中看到這樣的說法:
「在 JavaScript 中,萬物皆為物件。」
便在潛意識中埋下一個 JS 中所有變數都是物件的種子。如今因為工作上大量使用 JS 這個語言,對 JS 這個語言有比較深一點的了解後,便想要回來探討這個議題。
先講結論,這個說法是不正確的。
但是,我相信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應該也跟我一樣,會想要了解為什麼訪間會有 「JavaScript 萬物皆為物件」 的說法,以及這個說法背後的論點是什麼?反對這個說法的論點是什麼?本篇文章將帶大家探討這個議題,挖掘正反兩方的論點,並釐清一些 JS 的觀念。
2023 菜鳥軟體工程師的 Mac 開發工具配置
最近拿到了公司配的 macbook pro 13(2022) 工作機,趁這個機會整理一下我常使用的軟題和工具,順便記錄一下一台新 mac 安裝各種工具的過程中遇到的小問題以及我做了哪些配置。